| 
		 剧院简介 
		
		
	商丘市豫东调传承保护中心(商丘市豫剧院),其前身为商丘地区豫剧团,创立于1948年,是一家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广泛影响力的戏曲艺术院团。
 
	自成立以来,该中心始终致力于豫东调的传承、保护与创新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。1959年,被评为全国文教系统先进单位,并应邀出席在北京召开的群英会。六十年代,创排剧目《社长的女儿》轰动全国,剧组演职人员受到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。七十年代,成功排演《智取威虎山》等现代剧目。八十年代,代表作《包青天》由香港金马影业公司与河南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成电影;《小白鞋说媒》亦被改编为戏曲故事片《桃园喜》,广受好评。九十年代,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戏曲艺术片《银河湾》,多次在央视播出,影响广泛。
 
	进入二十一世纪,该中心艺术创作持续发力,2005年至2021年间,先后创排《浣纱记》《李香君》《龙河钟声》《王昭君》《天下清德》《小推车》六部大型剧目,连续荣获河南省第十至十五届戏剧大赛最高奖“文华大奖”,显示出强劲的艺术实力。其中,《龙河钟声》《王昭君》还分获河南省第五、六届黄河戏剧节金奖;《龙河钟声》亦荣获河南省第八届“五个一工程奖”优秀奖。
 
	2009年,陈新琴凭借精湛表演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,成为该中心艺术水平的杰出代表。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,中心于2011年、2014年两次赴中国台湾进行演出,2013年赴埃塞俄比亚、卢旺达、马拉维等非洲国家访演,2015年携经典剧目《花木兰》参加韩国原州舞动国际艺术节,有效推动中原文化走向世界。2023年豫剧《小推车》荣获第五届豫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。2024年创作的豫剧《拂晓之光》荣获河南省第十六届戏剧大赛“河南文华优秀剧目奖。”
 
	商丘市豫东调传承保护中心(商丘市豫剧院)演员阵容整齐、行当齐全,汇聚了国家一级演员5人、二级演员23人、三级演员36人,形成了一支艺术功底扎实、富于创新精神、在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表演团队。多年来,中心始终坚持守正创新,结合时代审美,不断提升艺术品质,为豫东调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 
	 
 
	 
  |